Copyright © 2026 潮流星球 潮宇宙 X3.5

微信公众号

微博
维生素B族,这种可溶于水的维生素,既渺小又庞大。说它渺小,是因为它是小分子化合物,说它庞大,则是区别于其他维生素都是单独个体,它是由8名成员组成的大家族,因此也被称为B族维生素。成员包括维生素B1、B2、B3、B5、B6、B7、B9和B12,每个都有自己独有的名字,维生素B1又名硫胺素,B2也叫核黄素,B3则叫烟酸。 维生素B4和B8为例,它们最早分别代表腺嘌呤和腺嘌呤核苷酸,后来发现从功能上来说,它们其实是DNA合成的原料,因此就被排除在维生素之外了。而且,B族维生素的最初排名也并非就到12,而是一度排到了B17,后来同样是发现它们都不属于B族维生素而舍弃掉了。 在维生素B1发现的两年后,维生素A被发现了。受限于当时的技术,科学家认为维生素可能就两类,一种是脂溶性的,一种是水溶性的。脂溶性的就都称为A,水溶性的都称为B。于是乎此后发现的B2、B12等都直接归入了水溶性的维生素B序列。后来,随着发现的维生素越来越多,科学家们意识到它们之间的差异实在太大,不能如此简单分类,于是便有了维生素C、维生素D等划分。而且,B族维生素成员之间确实存在着共同点,比如来源相似,多提取自谷物、酵母和动物肝脏,功能上也有一定的相似性。 实际上,B族成员几乎参与到全身所有的生化反应,比如维生素B6和B12作为辅酶或辅酶的前体,参与人体内糖、蛋白质和脂肪的代谢,成为食物释放能量的关键。倘若没有它们,人体将难以获取足够的能量。 除此以外,B族维生素还在这些地方也发挥着作用。比如:它们是制造血液所需的营养素;参与维持皮肤黏膜健康;帮助身体组织利用氧气;解除酒精和尼古丁等毒素,守护肝脏健康;维护神经系统功能,舒缓头痛、偏头痛;缓解压力,消除疲劳,令人精神充沛;预防血管闭塞,维护心脏及血管健康。 秉持着“兄弟齐心,其利断金”的理念,8位B族维生素兄弟在健康大业中从不各自为战,主打的就是团结协作。不过,这也决定了它们在人体内整体发挥的效果取决于含量最少的那一种,就如同木桶效应一般,如果某一种缺乏,健康作用就会大打折扣。 根据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发布的《中国成年居民营养素摄入状况的评价》中数据显示,我国成年居民的维生素B1和维生素B2摄入不足的比例均超过了80%。 除了成员众多、功能多样之外,B族维生素还有两个显著特点,一是消耗量大。它就如同细胞的消耗品,只要细胞工作不停歇,维生素B的消耗就不会停止。二是无法储存。维生素B是水溶性的,身体不会过多储备,用不完的就会随尿液排出,这样就不会像脂溶性维生素那样出现蓄积性中毒,但也导致没有“隔夜粮”。 这两大特点就要求食物中的维生素B供应必须是源源不断的,才能不缺乏。现实情况是,尽管B族维生素在米糠、麸皮、酵母、动物的肝脏、粗粮、蔬菜等食物中都有分布,但由于烹饪和食用方法不当,我们几乎无法获取到足够的量。特别是将粗杂粮加工成精细粮食之后,大部分的维生素B族都被去除了。一旦发生缺乏又会怎样呢? 轻则不适,重则患病。除了刚提到的脚气病,维生素B1轻度缺乏也会出现肌肉乏力、精神淡漠和食欲减退。维生素B2缺乏则会出现口角炎、嘴唇干裂、舌炎等。维生素B3缺乏会引起糙皮病,甚至还会增加癌症的风险。维生素B5缺乏会导致小儿生长缓慢,皮肤、毛发障碍等问题。叶酸缺乏则会引起孕妇习惯性流产、早产,婴儿出生体重过低和生长迟缓等问题。 |